近年来,商南农商银行党委强化党的建设,以“双基联动”为依托,以党建品牌创建为统领,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定准靶向,高定位聚焦主责,全面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实干为要,守初心做实主业,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多管齐下,聚合力化解难题,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普惠性;金融为民,用“四心”精准灌溉,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满意度。走出一条高标准、高定位支持乡村振兴之路。
“双基联动”带动经济发展
商南农商银行党委首先明确“双基联动”工作思路,即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基层治理为载体,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在这一思路指导下,银行与地方政府、村两委、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双基联动”工作是由商南县委、县政府与商南农商银行进一步加强基层银行机构与基层党组织之间深度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推进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农户建档评级、信贷需求调查、金融业务推广等方面。旨在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慢,银行难贷款等问题,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增加涉农贷款投放,提高贷款支农和金融富民的精准度与力度,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惠民重要举措。在工作过程中,首先是提高群众对“双基联动”工作的认识,灌输“双基联动”工作意义。此项工作开展,为加快县域社会事业发展、增加广大人民群众收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各村(社区)充分利用海报、彩页和音频广播等,强化宣传效果,使村民深入了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便捷性,从而获得农户对建档评级授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利用该行信贷品种,满足不同农户融资需求,实现金融需求信息与金融供给信息无缝对接,帮助农户发展产业,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再是积极为该行开展各项业务给予支持帮助。各村(社区)党支部与该行各支行签订《农村金融“双基联动”合作协议》,建立“双基联动”工作站,明确合作目的、方式、内容、职责边界、权利义务、考核激励等内容,办理贷款咨询、预约、申请、受理等业务,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助农P0S、助农服务E终端等设备,为群众提供“存、取、查、转”等基础金融服务。各村(社区)党支部协助该行真实、准确、全面地开展农户信息采集和评级授信工作,并根据采集到的基础信息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对评级授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对已评级授信的农户,及时把授信通知书送达到户,减少贷款调查、审批环节,方便农户及时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对建档立卡农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建立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劳动技能、资产构成、生产生活、就业就学等内容的动态管理档案,实行“一户一档”,为提高精准信贷支持提供信息支撑。三是积极沟通信息,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具体困难和问题。各村(社区)的“双基联动”工作站定期向政府汇报工作,与该行互通信息,推动存款组织、贷款营销、不良贷款清收、电子银行业务等各项业务稳步发展。
“双基联动”工作由十个环节构成,分别是成立组织、核实信息、评级授信、公示送达、集中签约、档案管理、日常管理、验收总结等。全县十个镇办,截止2024年6月末,已有1个镇授牌“信用镇”、49个行政村实现整村授信授牌“信用村”。客户与该行集中授信签约,完成授信签约的客户,在需要资金时,除了在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柜面办理贷款的传统模式外,还可以在遍布城乡的自助存取款一体机、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自主办理贷款业务,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实现客户获得贷款与存取款一样便捷。
该行在地方党委、政府及监管部门领导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农村金融方针政策,坚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与农业、农村和农民同呼吸共命运。做实“双基联动”,通过该行与村级组织的深入合作,缓解银行和农村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该行建立健全金融惠农富农长效机制,简化办贷流程,针对性开发信贷产品,拓宽信贷支农空间,服务乡村经济发展,将原有的小额信用贷款工程提档升级,服务范围由单纯的农户扩大到农户、非农客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客户经济信息录入核心系统,实施电子化管理,信贷服务涵盖全县各层次人群;个人授信额度由原来的最高15万元提升到50万元;在富秦家乐卡、家福贷等产品基础上,推出新产品,农户有秦e贷、市民e贷,企业有秦v贷等。在全县镇村建设助农服务点,布设自助机具,满足广大群众利用金融支持实现经济发展的愿望。
截止2024年6月末,建立农户经济信息档案50683份,授信客户15213户,授信金额16.09亿元,用信户数10730户,用信金额10.55亿元;秦v贷授信企业1709户,授信金额2.1亿元,用信企业826户,用信金额5900万元。
“双基联动”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重要举措,采集客户信息,评定信用等级,增加贷款投放,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增强金融服务效果。依托“双基联动”农户信用贷款集中授信签约,标志着陕西商南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主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
该行党委建立机关周一、周四清晨,支行周一晚间政治学习制度,各党支部及时向党委上传开展学习视频、图片画面,监控中心不定时抽查党支部学习情况,确保政治学习落在实处。该行党委为13个党支部、130余名党员印制专用学习笔记。经常性开展党的建设督导检查,季度绩效考核中,党建工作占据相应分值,做到党建与业务同安排、同考核,形成“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业务发展检验党建成效”的考核导向。
该行坚守县域经济发展主阵地,在乡村振兴上发力,在助企纾困上持续使劲,不断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促进信用体系建设,全力做好支农、支小、支实“三篇文章”,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主办银行和乡村振兴主力军银行作用。一是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开辟“新蹊径”。坚定不移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不断完善短期与长期、线上与线下、信用与担保相结合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构建“额小、面广、分散”的信贷投放结构。通过网点专营、产品专属、客户经理专业的“三专”机制,做深、做细、做实网格化区域金融,以“1+19”模式构建了网点营销服务新格局。以“1”家营业部专营公司类贷款业务;以“19”家支行(分理处)专营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农户等零售类贷款业务,全力做好县域民营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户金融服务。二是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彰显“新头雁”。深入实施“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党委领导班子包抓认领重点产业链,明确行长“链长”责任,围绕每个产业链建立工作组,制定推进方案,深化“行长+链长”专项金融服务机制。党委班子成员坚持“去过的企业不重复、已经合作的企业不走秀、急需攻坚的企业带头去”原则,分头带队深入基层网点、民营企业、重点项目等扎实开展调研,严格确保每周下沉一线不少于2天,以“头雁勤”带动“群雁能”,充分激发基层网点员工工作斗志,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效能。三是精简融资放贷流程畅通“新捷径”。设立“小微企业贷款中心”和“小微企业首贷服务中心”两大中心,组建专业的信贷服务团队,开通“一站式”金融服务,实行“一企一策”,为企业“量身定制”提供专业、可行的信贷融资服务,公开贷款品种、受理条件、审批流程、利率定价标准、审批结果,实现“五公开”,透明化。坚持“阳光信贷”,加强办贷过程中的吃、拿、卡、要等行为查处力度,打造一支清廉的小微企业专业服务团队,做到廉洁办贷。充分发挥授信审批中心作用,推行业务集中审批,着重简化重点项目、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办贷手续,精简办贷流程。四是实行减费让利政策放宽“新口径”。积极落实各类惠企纾困减费让利政策,在办理贷款环节不收取企业任何手续费,并主动承担企业办贷过程中产生的资产评估费、他项权证登记费等费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全力以赴为辖内企业减负。加大对县域首位产业、标杆技术、重要产业园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利率优惠,根据企业评级资信情况在应执行利率基础上最高下浮100BP。对转贷、借新还旧、无还本续贷的企业,在原贷款利率基础上最高下浮50BP。五是加强名单制精准营销创建“新网格”。结合信用体系建设和授信客户三年倍增计划,全面梳理重点项目、纳税百强、涉农龙头企业、国企及公共事业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农民七大类精准营销名单,充分利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立班子成员、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三级营销网格,始终把“做小做微做散”当作重点工作来抓,精细划分网格内社区、单位、园区、商圈、村组,配备专属客户经理,做到“定格、定岗、定人、定责”,扎实开展进村组、进农户、进街道、进社区、进小区、进园区、进企业、进单位、进楼盘、进商会,访单位领导、访村组干部、访居委会、访园区办、访物业办的“十进五访”活动,力争实现名单客户营销走访和建档评级全覆盖。
六是破解融资难题创新金融“新产品”。加强与省农担公司业务合作,创新推出“三秦农担业务”,争取省财政厅和省农担2%贴息利率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降低“三农”客户融资成本,最大程度地让利“三农”客户,有效缓解“三农”客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七是授信签约合作共赢谱写“新篇章”。陕西商南农村商业银行每季度在商南县政银企座谈会现场签约授信多家企业,进一步拓宽政银企三方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关系,提振合作信心,形成“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互促共赢”新合力,为政银企沟通共建、成果共享、合作共赢奠定坚实基础。
商南农商银行党委成功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塑造了三秦百姓的“四心银行”良好品牌形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向好,提高了社会信用水平,提高了地方信用水平,这不仅为该行自身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