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洛市银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银行机构扶贫助农支持小微企业系列报道》(八)
来源:本站点击:3054时间:2018/4/4 11:20:46

 

立足县域    唱响支农主旋律

精准发力    走活营销一盘棋

  ——-陕西山阳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扶贫经验介绍

 

      山阳农商银行下辖18个支行(部)、24个分理处,共42个营业网点,在岗员工383人,承担着18个镇办239个村居46.3万人的信贷服务工作。2017年,山阳农商行按照“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总体要求,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努力将该行行打造成为“中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城乡居民的社区银行”、“百姓认可的普惠银行”和“农村金融的主力银行”。不断加大对“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旅游标准化”四大板块的信贷支持力度,营造了“支农富民、兴行强县”的多赢局面。到年底,山阳农商行存款余额74.54亿元,净增7.32亿元,完成年计划5.1亿元的143.5%,累放贷款36.3亿元,余额42.63亿元,净增6.45亿元,完成年计划3.3亿元的195.46%,存、贷款分别占县域同业市场份额的58%和64%;表内不良贷款占比3.24%,纯降0.6个百分点;实现财务总收入5.56亿元,增提拨备0.74亿元,实现经营利润2.41亿元。

      一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不断增强信贷支农的前瞻性

      2017年初,商行就组织业务、信贷等部门人员,开展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企业类型分布情况调研和陕南移民搬迁、城镇化建设、金融扶贫、现代工业、特色农业、全域旅游、县域十大产业等融资需求调研,依据市场需求状况,科学制定了《信贷支农规划》和《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坚定“信贷计划紧跟政府产业发展规划走、信贷资金紧跟重点项目建设走,金融服务紧跟农村市场需求走”的经营理念,积极实施信贷服务回归实体经济本源,统筹推进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为全面抓好信贷支农和扶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密切关注产业导向不断提高信贷支农的准确性

     为全面抓好信贷规划实施,山阳农商行按照“新型产业突出主体、传统产业突出潜能、新兴产业突出特色、产业集群突出规模”的支农营销策略,着力推进网格化精细管理,深度挖掘、多策并举,破解贷款精准营销难题。一是围绕城镇化建设,在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增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上拓展信贷支农新视野;二是围绕工业经济,在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领域创新支农新理念;三是围绕县域旅游,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精品景区建设上拓展营销新领域;四是围绕民生改善,在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领域开辟营销新渠道;五是紧跟市场供给需求,因地制宜,在生态养殖、特色种植、生态林果产业领域开辟营销新途径;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在乡村旅游产业领域探寻新的增长点。

      三、稳准选择承载主体不断提高信贷支农的及时性

     山阳农商行紧紧围绕“专注主业、担负起支农责任,回归本源、扶起主体对象,突出重点、舞起产业龙头,聚焦脱贫、筑牢增收支柱”的支农目标,稳准选择承载主体,全力支持县域实体经济稳健协调发展。

       一是以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鼎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年初,该行行将203户职业农民、43户家庭农场、92户产业大户,372个专业合作社、1249户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实行“名单制精准营销”,通过支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大户+职业农民”协作联营的模式,带动一般农户、贫困农户创业增收,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和辐射带动效应。

       二是以优势产业项目、重点建设项目为依托,以农村中小微企业为载体,鼎力支持县域重点项目建设及工业经济稳健发展。一年来,该行行首先将100户纳税百强企业、23个产业化龙头、25个特色产业项目、21个重点项目承建企业全面建立融资需求台账,纳入网格化精准扶持重点,及时满足企业转型升级、技改扩建、产品研发、兼并重组、资源整合、产业合作等多个领域、各个环节的融资需求,以此促进和带动农村人口转移,扩大就业增收渠道。

     通过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密切关注产业导向,稳准把握承载主体,适时把握投放节奏,到年底,涉农贷款余额41.24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96.76%,当年农贷净增5.93亿元,占比91.9%。如期实现了涉农贷款“一个不低于”和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投放目标。通过倾力支持县域做好新型产业基地、做精现代农业园区,做活农村经营主体,做实农村经济基础,助推金川封幸、优源生态等116家企业“破壳壮大”,使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异军突起。

      四、倾力支持脱贫攻坚,不断提高信贷服务的精准性

      山阳县是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在全县239个行政村中,贫困村达12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0个,建档贫困户3.13万户, 10.85万人。2017年,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战略布局,扎实践行“金融扶贫攻坚、信合一马当先”,扎实推进金融扶贫工作。一是突出重点,精准谋划。制定《山阳县脱贫攻坚金融扶持办法》、《脱贫攻坚储备金贷款管理办法》和《储备金贷款呆坏账管理办法》、《“三带三创”精准脱贫贷款管理办法》,建立了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实施了“扶贫产品、信贷投入、金融服务”全覆盖;二是强化措施,精准施策。进一步加强了业务操作培训、政策宣传引导、跟踪检查督导和专项考核工作;三是简化手续,精准投放。各网点成立了金融扶贫工作小组,建立了专门的扶贫贷款队伍,设立专门的发放窗口,实行“三个一”限时办结机制,即贫困户贷款采取“一张申请审批表、一份借款合同、一张借据” 限时3个工作日办结制度;四是突出效果,精准扶持。对贫困户贷款从严实行“5321”扶贫模式,始终坚持“计划优先、资金优先、方式优化、利率优惠、服务优质和对象求准、手续求简、管理求严”的“五优三求”原则,共向产业扶贫领域投放贷款1.31万户7.14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存量贷款1.29万户5.09亿元,向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的龙头企业发放“三带一创”扶贫产业贷款30户1.97亿元,向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发放小额贷款78户330万元。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为推动贫困户实施产业脱贫发挥了巨大促进作用,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五、适时把握投放节奏,不断提高信贷支农的有效性

     2017年,山阳农商行根据不同季节周期、不同行业、产业领域的融资需求,实行归口联洽对接,全年累计发放各项支农贷款35.7亿元。一是累放贷款5.2亿元,重点支持生态黑猪,林麝山羊、肉牛肉兔、冷水鱼、中华峰、笼养蛋鸡、散养土鸡等养殖产业发展;二是累放贷款3.2亿元,重点支持茶叶、魔芋、九眼莲、油牡丹、葛根、食用菌等种植产业发展;三是累放贷款4.3亿元,重点支持丹参、白芨、柴胡、苍术、猪苓、苦参等中药材产业发展;四是累放贷款3.4亿元,重点支持了“现代立体农业产业园”、“农耕体验采摘园”和“景观茶园”等13个特色产业园建设;五是累放贷款1.8亿元,重点支持了良种核桃、板栗,大樱桃、优质葡萄、猕猴桃等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六是累放贷款3.5亿元,重点支持了下岗失业、自主创业等就业困难群体闯市场、办实体,发展二三产业;七是累放贷款4.5亿元重点支持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八是累放贷款9.8亿元,重点支持金钱河梯级电站、水上乐园、光伏发电、现代钒业、金属镁业、加工制造、信息电商、棚改城建等重点项目领域协调稳健发展。

     通过规划引领、准确定位,突出特色、科学布局,目前支持有机茶建园达3.6万亩、水杂果2400亩、优质矮化核桃1.5万亩、板栗规范建园1.2万亩,发展生态黑猪25.7万头、肉牛1.3万头、散养土鸡15.5万只、冷水鱼82万尾、中华蜂3.6万箱,发展白芨、连翘、苍术、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4.1万亩,食用菌1732万袋。水电光伏能源,镁、钒新材料等产业蓬勃兴起,旅游三产提档升级,脱贫摘帽步伐加快,城乡建设统筹推进,服务运输等各个行业领域稳健协调发展。达到了自身业务与县域经济同发展、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同增长的双赢目标。2017年,山阳农商行被县政府评委支持地方经济先进单位、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山阳农商行 郭宇 邹向红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
Copyright 2008 yjs.shangluo.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01473号
主办:商洛市银行业协会  地址: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 邮政编码:726000技术支持:商洛市嘉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