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洛市银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银行业支持商洛打造中国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前景展望与策略研究
来源:本站点击:2024时间:2017/12/15 11:32:59

 

    “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不仅生态环境优美,而且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具有种类多、储量大、药用成分高等特点。商洛有50多种大宗药材畅销全国,且部分出口。2017年商洛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未来五年把商洛打造成中国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这一战略目标。银行业如何有效支持商洛打造中国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最近,商洛银监分局会同商洛市中药产业管理办公室等政府部门,深入到镇安、柞水、洛南、商州四县(区),对银行业如何有效助推商洛打造中国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商洛中药产业发展优势与展望

       商洛地处秦岭腹地,是秦岭中央公园核心区,也是药用植物资源宝库,各种优势聚集,发展中药产业大有作为。

     (一)自然优势。商洛地处秦岭东段南麓,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属于秦岭的东南腹地,又在秦淮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山地气候。商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重金属含量低,无污染。 商洛独特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条件为很多南北药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商洛成为众多药用植物生长的沃土。《全国中草药资源汇编》收录的2002种中药材中,商洛分布有1192种,其中265种被列入新版《药典》。商洛丹参、桔梗、连翘、南五味子、黄芩、山茱萸、天麻、柴胡、金银花等56种大宗地道中药材品种,因质优量大而位居全省前列,畅销全国且有部分出口,这是商洛发展中药产业自然环境的优势。

     (二)产业优势。商洛自古就有“秦地无闲草,商山多灵药”之说,素有“秦岭药库”之美誉,自唐代开始,商洛的中药材种植就比较活跃,很多农户从事中药材种植、采挖、加工、贩卖等活动并代代相传。1974年,陕西省科学院西北植物园在洛南县研究丹参、桔梗“野生变家种”并获成功,随后柴胡、白术、桔梗、山茱萸的人工种植在全市大面积推广。1998年,天津天士力集团选中秦岭山中这块“风水宝地”,在商洛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丹参药源基地,商洛中药产业由此向规范化、现代化方向迈进。目前,商洛直接从事中药材生产加工及营销的农户多达79万人,占全市农户的30%以上,全市从事中药材交易的中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近300个,近千名药材经纪人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大药市及遍及全国20多个城市的销售站点,形成了信息、市场、生产、销售的发展产业链。全市规模化中药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9家,其中香菊、盘龙、泰华、必康、欧珂等5个重点医药制造企业有41个剂型、167个产品通过了GMP(优良制造标准)认证。盘龙牌盘龙七片(酒)、“东秦牌”香菊片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三)政策优势。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和《中医药法》,陕西省也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3年商洛市政府出台了《商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2014年通过设立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理顺了市县(区)中药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商洛市政府和各县(区)设立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引导中药材产业发展。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制定发展规划,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把中药产业发展任务纳入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明确了以“市场导向、政府引导、项目支撑、科技引领、企业带动”发展理念和“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企业现代化、产品品牌化”发展要求,确定了“十大商药”(连翘、丹参、桔梗、黄芩、牡丹、山茱萸、金银花、五味子、菌药、黄姜)发展重点,着力打造“商药”品牌,努力实现药源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中药产业产值效益新突破。

    (四)规模优势。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全民大健康工程和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对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国中药材市场越来越火爆,各类药材价格一路飙升,商洛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不断高涨,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增加,现已形成“基地+农户+订单”、“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等多种种植模式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截至2016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82.5万亩,年产量40多万吨,中药材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各地市之首,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0%以上,位居陕西省第一。

   二、银行业支持商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践及成效

       近年来,银行业始终把扶持商洛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攻坚和增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82亿元。

      (一)支持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一是突出地方特色。银行业机构积极配合各县(区)大力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发展模式,积极扶持发展有市场、适生长、效益好、适销对路的中药材品种。创新信贷产品。围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一般药农等不同贷款对象,分类施策,创新贴合其发展的信贷产品。如对专业合作社、种植和收储大户以“产业贷”方式予以支持,贷款额度20至100万元之间;种植散户以农户小额贷款、“惠农卡”、“富秦家乐卡”方式予以支持,贷款额度5至20万元之间;贫困户以小额扶贫贷款方式为主,贷款额度5万元以内。三是支持基地建设。近年来,银行业机构累计投放扶持中药材基地建设信贷资金66亿元,对促进全市药源基地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规模化种植已达80万亩,初步形成了商洛6县1区各具特色的中药材产业集群。

     (二)支持中药材收储建设。重点支持了陕西盘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山阳县金川封幸化工有限公司、龙山公司等中成药加工企业和中药材提取物加工企业,采用“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摸式及“订单”种植辐射带动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保障药农经济利益,调动农民种植药材积极性。如支持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通过订单种植方式,组织药农按要求发展订单基地,做到农户依据订单来生产,企业依据订单来收购,并以最低保护价方式保护药农利益,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近年来,银行累计向中药材企业发放收储专项贷款10亿元,年储备量近3万吨,目前,发展订单药业种植10万亩,带动近万户药农发展中药产业。

     (三)支持中药材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近年来,信贷投向中药材种植、中药及中成药制造、饮片加工及中药保健品制造等诸多领域,涵盖中医药产品制造、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的所有环节,支持对象包括中医药生产的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银行业机构向陕西盘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必康制药集团公司、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药企授信20亿元,发放贷款12亿元。支持陕西盘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欧珂药业有限公司三家中医药制造加工企业完成了GMP技改和达标,支持陕西必康制药集团公司、陕西盘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商州、山阳、柞水三县(区)初步形成了以医药企业为核心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全市中医药工业年产值达67亿元。

     (四)支持药农脱贫致富。商洛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近年来,商洛银行业机构以支持农民从事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脱贫致富首选方式。采取以扶贫小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助业贷款等产品为重点,向中药材种植户、收储户和经销户发放贷款20余亿元,积极支持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收储和营销活动,支持了宏泰金银花、麻坪东方红、永丰镇张坡、丹凤东兴等500余户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1500余户中药材种植、收储、营销大户。全市每年近500户贫困户依托中药材种植摘掉贫困帽,1000余户依托中药材种植、收储、销售致富。

   三、商洛打造中国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中药材种植是商洛一项传统产业,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快速脱贫的绿色产业,目前,中药材已成为商洛种植面积最广、最多的经济作物。未来五年要实现把商洛打造成中国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这一战略目标,还面临着诸多瓶颈制约。

      (一)专业人才缺乏,商品观念滞后。一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调查显示:近年来商洛中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相应的科技和中药材专业人才却跟不上,全市目前中药材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百人,人才奇缺。二是市场信息不灵。中药材市场存在周期性变化,多数中药材生长期一般需要3年以上,一些药农不了解市场行情及变化规律,盲目“赶浪潮”,看别人种什么药材发了财,自己也跟着种,盲目跟风,往往赶上的是价格低峰期,造成药农丰产不丰收。三是短期行为严重。部分中药企业商品观念滞后,舍不得花钱建立基地,或者建立基地只是圈一块地,中药材基地不按GAP要求去做,缺乏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意识。四是中药材良种繁育与中药材基地发展不相适应。部分品种退化严重,优良品种欠缺,虽然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品种的混杂、退化已影响中药材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尚未形成。一是中药材产业结构不合理。商洛目前尚处于以中药材种植为主体的中药农业初级形态,中药工业规模较小,中药商业也很薄弱,尚未形成专业中药材仓储贸易市场。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产值比重为6:3:1,中药材加工转化率不足20%。二是道地药材单品品种产业链没有形成,深加工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力度不够,祖传秘方、经典名方的中药产品保护和扩大生产不够,特别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丹参茶、连翘茶、桔梗酱菜等产品规模小。三是产业化程度低。调查显示:目前,商洛中药材种植70%以上的是零散种植,规模化、规范化水平较低。大多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存在规模小、标准低、服务弱问题。四是中药企业规模小。商洛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产值仅占全省的6.7%,中药材加工企业年消化本地中药材原材料不足地产的10%,消化拉动作用不够明显。

       (三)产品包装落伍,推介宣传不够。对中药相关产品包装、宣传、推介策划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商洛一些医药企业的产品、质量、效果都很好,但知名度不高,销售情况不理想。如陕西柞水欧克制药公司生产的“食道平散”,它对治疗和缓解食道癌具有一定疗效,为此,世界500强企业吉利集团收购了该公司,就是因为这种药品药效好、潜力大,但作为商洛本地人我们却不知道这种药,更不用说外地人了。还有陕西盘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盘龙七片”和陕西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香菊片”,药品疗效都很好,但却没有得到有效宣传推介,社会认知低。产品信息渠道不畅,对国内国际大市场的信息掌握不及时,致使中药材种植品种结构调整跟不上市场要求。

     (四)产品缺乏深加工,循环利用滞后。一是粗放经营。调查显示:商洛每年有90%以上的中药材都是以原料药的形式销往国内大中药材批发市场,只有不足10%用于本市中药企业。在营销方面,中药材营销网络建设滞后,商洛至今没有一个规模化的中药材仓储、交易市场,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药农销售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商洛中药材市场基本处在“两头在外”的境地,即种子主要来自外地市场,成熟的中药材原料基本销往外地。因此,商洛本地中药材价格受制于外地市场,波动较大。二是对中药企业尾料的循环利用研发滞后。调查发现:目前商洛中药制药企业基本上都是对中药材原材料一次性加工利用,其尾料缺乏循环利用,缺少附加值,有的尾料直接排放,造成一定环境污染。

     (五)产业扶持不到位,相关措施尚未形成合力。缺乏针对中药资源保护及中药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在资金、人才、税收减免等方面扶持和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特别是针对野生资源保护、中药材种植、重点中药企业、中药项目和中药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还需完善政策措施。商洛经济总量不大,财政收入有限,政府用于中药产业的扶持资金严重短缺。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意见,财政预算安排了一定的扶持资金,但杯水车薪,特别是在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市场建设、新药品研发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六)信贷资金投入不够,银行业支持显不足。一是信贷风险管控受限。中药材企业一般规模小,大都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其经营和财务管理随意性大,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客观上影响了银行信贷投入。二是市场风险影响信贷投放。由于中药材价格起伏大、市场变化快,致使银行业贷款风险增大,信贷投放审慎。三是中药产业抵质押物难以满足银行授信对抵(质)押物的要求。中药产业企业原料、产成品等质押物,由于价值不易评估又极不易保存,难以满足银行授信对抵(质)押物的要求。目前中药产业普遍抵(质)押物不足,授信基数一般较小。四是金融产品单一。支持中医药金融产品主要是贷款传统产品,银行业机构对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的中药材企业,缺乏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和相应的服务模式。

   四、商洛打造中国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的主要措施及策略

        中药产业是一个集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新兴战略产业,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将中医药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商洛正好具备打造中国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

      (一)发展优质特色种植,重点支持基地建设。一是加快发展重点品种。优先选择有种植历史,农民有种植经验和习惯,优质道地、医疗临床常用、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品种重点发展,加快推进商洛中药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二是积极推动和建立企业、基地与药农联结互动的新机制。按照“重点品种基地化、基地品种规范化、规范种植规模化”的原则,采用野生抚育与人工种植相结合方式,努力探索药源基地建设新模式和新办法,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加大中药材良种繁育力度,在最佳种植区和适宜种植区发展相对集中连片的中药材专业种植区。三是积极开展注册商药商标工作。努力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知名品牌,使中药材产业成为商洛的支柱产业,并通过中药材种植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集约快速发展。组建商药集团,以商洛现有盘龙、香菊、必康、欧珂、天士力等重点中药龙头企业为基础,整合全市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扩大祖传秘方、经典名方的生产能力,加快企业规模的扩张,力争有多个单品销售额超过亿元,产值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出现。加大项目带动,以香菊片、盘龙七等知名品牌产品的二次开发、工艺改造为重点加大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建设力度,精心筹划组织一批中药深加工大项目,扩大本地医药企业对原药材的消化能力。引进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成熟的知名中药集团,通过独资建厂、与现有企业联合、重组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商洛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三)加大科研技术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是延伸中药产业链条。以药为主,兼顾相关产品,积极发展中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有机化工、肥料、饲料等相关产业,培育新的中药产业增长点。二是加大对中药企业尾料的循环利用研发力度。对中药材尾料再次加工,循环利用,绿色发展。三是大力发展中药养生保健产业。围绕商洛“西安第二生活区”优势,发展中药养生保健产业园、中药材观光购物旅游园。在金丝峡、牛背梁、天竺山、木王山、塔云山、丹江漂流等重点旅游景点发展药浴、药膳、中药保健品销售服务项目。以七县(区)中心城区为重点,建设中药药膳街、保健街、美容街、生态养生园,形成旅游、文化、康养保健、商贸四位一体的文化养生格局。

    (四)加强中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大力推进产学研联盟。依托商洛市GAP工程中心,建立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位一体的中药研发、检测、服务平台,为中药产业提供从品种选育、驯化到产品试制、检测、包装上市一条龙服务。在中药企业建设重点试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竞争力的中药产业研发队伍。针对全市中药产业发展瓶颈及共性关键技术引进中药产业界高端人才组织联合攻关。突出特色资源、引进大型中药集团公司来商洛设立科技研发机构,为商洛中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确立以丹参、桔梗、黄芩、连翘、南五味子等为主的道地商药品牌,加强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和商标保护工作。制定商药质量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包装销售。加快GAP、GMP认证步伐,形成从药材种植到药品进入市场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

      (五)建立配套服务机制,形成多方扶持合力一是积极发挥政府在中药产业发展中的引导、扶持和监管作用,在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中药产、学、研及农、工、商结合。二是加强中药产业服务能力建设。建立政府、银行、企业联席会议制度,经常性组织银行、企业合作及项目推介活动。积极申报国家(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火炬计划、现代中药专项等项目(或专项资金),争取中、省项目资金的支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三是保障药农利益。探索开展中药材种植保险业务,保障药农经济不受损失,调动药农种药积极性。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并能长期从事中药产业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依托商洛学院和商洛市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对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人员进行中药栽培技术、科管知识培训,力争每个中药材基地都有中级以上的技术人员,每个基地村有2-3名农民技术骨干,每户药农有一人基本掌握基地药材的种植技术规程。五是建立商洛科技信息网、中药现代化信息网等信息网站。及时发布产品市场交易信息,为药农和医药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声誉保护。工商、药监部门要加强对商洛中药材购销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规范管理,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商洛中药良好声誉。

      (六)推动银行业服务创新,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一是提高信贷服务水平。银行业机构尤其是涉农机构要牢固树立“立足县域,反哺当地”的观念,充分认识发展中药产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进一步加大对中药材生产、加工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完善信贷管理方式。要适应中药产业生产周期特点,使贷款期限、利率、额度与中药生产、流通对资金的需要相匹配。三是建立中药产业贷款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担保机制以及中药产业保险机制,降低信贷风险,吸引更多银行业机构投入资金,支持中药产业发展。四是创新信贷品种。银行业机构要针对中药材发展和信贷需求的实际特点,不断丰富银企合作产品与业务类型,围绕核心企业供应链设计融资产品,对上下游客户提供保理融资。五是扩大抵(质)押物范围。推动仓储保全、货权、应收账款、无形资产(商标权、经营权、生产许可证)、药材基地及设施设备抵(质)押,推进企业联保,破解抵(质)押物瓶颈。六是拓宽融资渠道。采取财政贴息、融资担保、吸引民间投资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投入。七是提倡社会各界为企业和银行搭桥服务。帮助企业完善财务制度,给企业担保、增信,协助企业跨入银行信贷门槛。

 

                         

 

                                                            商洛银监分局2017年度重点课题组

                                                                        课题组长:扬科社

                                                                        成    员:陈建民、向 杰

                                                                        执    笔:向  杰

商洛银监分局2017年度重点课题组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
Copyright 2008 yjs.shangluo.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01473号
主办:商洛市银行业协会  地址: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 邮政编码:726000技术支持:商洛市嘉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