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洛市银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商洛茶叶产业及银行支持情况现状调研
来源:本站点击:3298时间:2020/12/22 17:04:20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是我国的国宝,饮茶是我国的国粹,品茶又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一种象征。茶做为一种文化,更做为一种饮品,千百年来备受消费大众青睐,既为世界和平友谊增色添彩,又为繁荣经济,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备受历朝历代政府重视和种植交易。

商洛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产茶区,种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间,镇安县象园村刘氏引种制成象园茶,20世纪60年代,商南县茶叶专家张淑珍进行“南茶北移”成功种植,而后在山阳县、丹凤县相继蓬勃发展。近年来,商洛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打造“秦岭泉茗”品牌,全方位树立“优质、绿色、环保、健康”的商洛茶形象,有效促进了茶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区域人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商洛茶叶产业现状

茶叶种植历史悠久 商洛茶叶历史源远留长,可追溯到“商於古道”时期。清代康熙年间,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的刘氏从安徽和州引茶建园,成功制成象园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因茶叶产量少,外界知之甚少;20世纪60年代,茶叶专家张淑珍在商南县实施“南茶北移”,将茶叶栽培由南向北推移了300多公里,成为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茶区。继之山阳县在70年代种植成功,90年代后丹凤也有茶叶种植,至此商洛市茶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商洛市委、市政府凭借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条件,按照“扩张规模、打造品牌、科技提升、项目带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茶叶,茶产业已成为商洛人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茶园面积不断扩大 商洛茶叶产区涉及商南、山阳、镇安、丹凤4个县23乡(镇),茶叶种植面积由初期规模2013年的31.99万亩增长到2020年末的 45.81万亩,增加13.82万亩、增幅43.2%;可采茶面积由24万亩增长到33.77万亩,增加9.77万亩、增幅40.7%。建成5个1000亩生态茶园和11个500亩以上的市级茶叶生态标准园。

产量产值大幅提升 产量由初期规模2013年的2500t增长到2020年末的10270t,增加7770t、增幅311%;产值由2013年4.4亿元增加到2020年末的14.95亿元,增收10.55亿元、增幅达240%。

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截至2020年底,全市茶叶企业达到15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47个,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茶叶深加工企业98家,从事茶产业人员30余万人,茶产业增加值达7.5亿元。

商洛茶叶产业发展优势

自然条件优势 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南麓,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大陆季风气候,光照充分、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硒、锌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山区云雾多、湿度大、土壤透水性好,是名优绿茶的适宜生长地。商洛原本无茶,1961年以张淑珍为代表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开始在商南县苗圃试种,于1970年在山上引种成功,期初在浅山平地地区推广和发展,将茶叶栽培由南向北推移三百多公里,扩展到世界公认的北纬33°茶植栽培极限区,成为我国西部新兴优良茶区。“南茶北移”40多年,目前境内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已初步形成从茶园建设、茶叶加工到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中国西部最北端新兴茶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商洛茶“汤绿、香高、味浓、回甜”的特色,深受消费者青睐。其中商南县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茶叶之乡”的美誉,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将其列入“全国名茶百强县”。

政策和区位优势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结合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保险制度的功能,进一步促进特色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2018年,陕西出台《关于实施“3+X”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意见》,《意见》明确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主导产业。

商洛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先后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和《茶园基地建设补助办法》,制定了茶叶产业发展规划,自2013年起,全市商南、镇安、山阳三县财政每年列支茶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近千万元,重点支持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幼园管护、产业宣传、科技培训重点环节;并积极争取每年中、省、市扶持茶叶产业发展项目配套资金,为商洛茶叶产业化发展鉴定了政策基础。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自2013 年以来,商洛市政府加大茶叶品牌建设力度,全市有4个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有 30 多家茶企荣获国内外各类奖项110多个,其中28个产品获得金奖,36个产品获得银奖;在历届“中茶杯”、“国饮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先后有10余家茶企有6个产品获特等奖、25个产品获一等奖;商南县先后获得“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称号。镇安县盛华茶叶有限公司“象园雾芽”被国家指定为专用“丝路国礼茶”,山阳金桥茶叶公司作为陕西省唯一茶企代表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推介商洛茶,传播茶文化,并成功与美国经销商签订出口意向合同。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茶产品由老式炒青发展到现在的绿茶、白茶、红茶、普洱茶、黑茶、乌龙等多种品系,2020年末,红茶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倍,黑茶、乌龙茶产量突破200t,其中生产的伏茶在市场上颇受好评,白茶产量达到150t。

银行业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做法

支持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对茶叶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0年来,商洛银行各机构为茶叶联营公司持续发放贷款,支持茶叶联营公司进行技术改进、品牌创新,保证质量领先市场的地位,建立了良好的银企关系。2013年以来,商洛境内区域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发行商洛分行、工行商洛分行、长安银行商洛分行等多家银行业机构共向各茶叶有限公司累计发放贷款8.1亿元,支持茶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使各茶叶有限公司成为当地茶叶产业龙头企业,目前茶企已建成10个加工车间,企业实现产值近10亿元,带动近万户茶农年户均增收1800元以上,为助力脱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贴近生产实际,支持茶农做精做专。一是针对茶叶种植大户和生产大户,各县农商银行逐一建立“茶叶专业户档案”,记载茶农种植面积、自有资金实力、收入及信用状况,为其量身定制“种茶专业户贷款”,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对茶叶大户放款,支持了茶农大户做精做专,茶厂和茶农实业等大户发展壮大。二是三家农商银行各机构均向散户茶农推广具有地域特色的“富秦佳乐卡”等贷款种类,在授信范围内随用随贷,用完即还,手续简便,用款方便,深受茶农欢迎。目前茶农种植一亩茶叶平均年收入可达2800元,比从事粮食、季节性蔬菜生产分别多增收1200元和1000元。

商洛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支持力度与茶叶发展需求不相匹配。一是资金投入量不够。商洛历史悠久,生态优美,矿产丰富,是中国茶叶名乡,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名市,是中国康养之都,被称为大秦岭的封面,茶叶、旅游、矿业成为商洛三大支柱产业。截至2020年底,三县政府对茶叶、旅游、矿业的资金投入比例为1:15:10,茶园分布广,从事茶叶种植户数多,茶农人数众多,而对茶叶的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对茶叶产业管理不到位。商洛茶发展40多年,一直处于自由发展状态,三县虽成立了茶叶产业发展部门,强化茶叶产业发展管理,但主要还是技术指导和产业规划,目前茶叶品牌繁多,茶叶企业各自为政,市场缺乏规范统一管理。

茶叶产业发展面临困境。一是行业竞争激烈,品牌影响力有限。全国茶叶总产量年均增速12%,生产市场竞争激烈,消费市场趋近饱和状态。商洛茶叶产品多为炒青绿茶,逐步发展有乌龙茶、白茶、黑茶、红茶、茯砖茶,名优茶产品比例不大,茶叶品牌多而杂,名优茶产品少,品牌知名度不高。加之品牌宣传推介不够,致使商洛的茶叶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低,茶叶产品竞争力不强。二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不强。茶叶企业多为小规模企业,茶叶企业基本上未建立统一的全国或区域性的营销体系。多数以销售散茶为主,品牌茶、包装茶销售比例均在40%以下,茶叶企业间的竞争也多为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且茶叶企业多种种植和流通领域,茶叶茶品深加工不够。三是茶叶品牌多知名品牌少,组织化程度低。商洛茶叶生产多为农户分散种植和小茶厂加工,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抗风险能力较弱。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尚未形成。四是产品结构单一,创品牌意识不强。商洛茶产品主要以绿茶、炒青等初级加工的春茶产品为主,绿茶产量占总产量88%,尽管红茶、黑茶、乌龙茶等夏秋茶产量大幅提升,但比重仍较低,仅占总产量的12%,全市没有精深加工企业,造成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茶叶品牌有近100个,其中4个产茶县分别以“商南泉茗”“象园茶”“天竺翠峰”“丹凤泉茗”为区域品牌,各自为政,造成市级品牌“秦岭泉茗”整合缓慢,导致单个品牌价值不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远不及“汉中仙毫”“安康富硒”。  

银行业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风险隐患大。商洛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茶业产业贷款,其中包括种植环节贷款,生产环节贷款,流通环节贷款。信贷资金主要投放在种植和生产流通环节,茶叶深加工和销售环节发展后劲不足。而茶叶生产和流通环节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一是自然风险较大。茶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茶叶原料的质量高低。受空气、温度、光照、雨水、土壤等影响,茶叶产量、采摘时间等都会影响茶叶品质,导致茶农种植收入不稳定,还款能力波动大,银行信用风险大。二是经营风险大。茶叶加工企业经营状况受下游销售影响较大,销量降低或下调价格,加工生产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困难;同时,下游企业通常以延期结算方式付款,资金结算不及时,造成生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易引发信用风险。

促进商洛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政府加强政策扶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科学制定茶叶区域规划和产业发展计划,调整和优化茶叶种植的区域结构和生产布局,引导茶叶产业做大做强。政府加大对茶叶产业的资金投入,狠抓茶园规划和基地建设,大力推行茶叶种植规范化、标准化;加大对茶农发展优质、高效、生态茶叶种植的扶持力度,鼓励茶农种植优质、高效、生态茶叶品种,加快有机茶、无性系良品种、无公害等高品优质生态茶叶基地建设;进一步构建茶业发展信息渠道,搭建信息平台,定期披露茶叶市场和发展状况,促进银行与茶叶企业对接。培育市场主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省市龙头企业起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扩张升级,通过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并购或重组,参与陕西茶叶集团建设或适时组建商洛茶叶集团,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生产设备、引进生产技术。

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抓好中低档茶和夏秋茶的合理开发,重点发展名优、突出中档、兼顾低档,做到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做优绿茶、做靓红茶,提升白茶、黑茶、伏茶的综合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条,加大茶食品、茶保健品、茶文旅商品等精深加工及茶叶衍生品开发力度,提高茶叶资源利用。二是强化品牌培育,加大茶叶绿色和有机认证,不断扩大茶质量安全追溯范围和数量,强化地标的使用。促进茶叶品牌整合,逐步将多小弱的品牌整合到一县一品、全市一品上来,开展茶叶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市场专项检查,规范茶叶市场。鼓励企业参加著名商标、“中茶杯”、“国饮杯”等品牌评选,组织举办国家、省级各类展示展销活动,鼓励企业在省外大中城市开设品牌专营店,同时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相融合,开展茶文化挖掘、创作和推介,弘扬茶乡文化,全方位塑造品牌形象。

银行强化服务意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培育一批熟悉茶园、茶厂、茶农情况的高素质信贷队伍,结合企业规模、种植茶叶质量等指标,对茶业企业、茶叶种植农户、加工个体户制定相对应的信贷准入标准,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步伐。二是建立立体式金融服务体系。商业银行应充分挖掘茶叶企业自身资源,不断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尝试探索茶叶基地抵押、茶叶地使用权抵押、大额交易订单质押等金融产品,加大对茶叶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大县域经济投放力度,把茶叶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相结合,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支持生态茶园规范化建设;农商行则要利用自身扎根农村,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构优化金融服务,创新实践林权抵押贷款和联保贷款等模式,加强对广大茶农的信贷支持。三是积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加强与政府、保险、担保公司的沟通合作,缓解融资担保难,加大农业保险力度,降低保险费率,提高茶叶生产保险全覆盖率,形成金融服务共同体。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茶文化发展。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茶叶科技人才引进纳入市、县人才引进计划,保证每个茶叶基地至少有2~3名专业人才,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对茶农和企业人员开展培训,建立茶叶培训学校,培养种茶、制茶、茶叶品评、茶艺服务等方面技能人才,实现本土人才输出。完善市、县、乡3级茶叶技术服务体系,在茶叶生产加工核心区的县、乡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二是促进茶文化发展。茶叶具有生态性和文化性,加以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茶叶生态旅游,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整合资源,发展茶文化旅游,形成茶产化、茶经济、茶旅游良性互动,从绿色、健康、环保等方面,加大茶叶的宣传力度。同时紧跟市场,建立健全营销网络,通过不同形式提高商洛茶叶的知名度,引导消费者更好地接受茶文化,借茶文化来提升茶叶市场和茶叶产品,提高文化附加值。

商洛市银行业协会 许振超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
Copyright 2008 yjs.shangluo.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01473号
主办:商洛市银行业协会  地址: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 邮政编码:726000技术支持:商洛市嘉盛科技有限公司